两个 月没有 发工资算 ,公司违反劳动法吗 (一)
答单位未能在两个月内发放工资的行为已构成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劳动者报酬,且不得无故拖欠。若单位存在此类行为,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纠正此不当行为。
同时,劳动者可以考虑采取法律手段,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仲裁过程中,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对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或裁决,以确保工资发放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劳动监察部门和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存在,为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向这些机构寻求帮助,劳动者可以有效解决工资被拖欠的问题,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值得注意的是,若单位长期拖欠工资,不仅会损害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对单位的信誉和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单位应当重视工资发放的问题,及时履行法律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劳动者而言,遇到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应及时采取行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劳动者也可以关注单位的工资发放情况,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劳动环境。
总之,单位拖欠两个月工资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有权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劳动者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确保工资发放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晚发工资多久才算违法 (二)
答【法律分析】
30日。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一般推迟超过三十天发放工资为违法。《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劳动法规定工资发放时间最迟几号 (三)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没有规定工资发放时间最迟时间。单位支付员工工资的周期为30天,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就是可以的。也就是在一个月内需要支付员工一次工资,对于拖欠工资也是不能超过一个月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都会约定每个月工资发放的时间,除非遇到周末或者节假日,一般用人单位都是要在规定时间按时发放工资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延迟发工资多久违反劳动法 (四)
答延迟发工资超过30天违反劳动法。
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但最多延迟三十天发放工资的。
延迟发工资赔偿标准如下: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2、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老板不给工资,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与老板协商:员工可以与老板协商,了解不给工资的原因,并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如果老板有经济困难,员工可以提出减薪或其他灵活的解决方案;
2、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3、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向法院起诉。劳动者有欠条的,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欠条、起诉状及副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欠款,但是单位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自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5、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综上所述,无故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拖欠员工工资的行为,超过规定的期限,延期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劳动法规定工资可以拖延多久 (五)
答劳动法规定一般工资是不能拖欠的,应该按月发放。但如果公司困难可以最迟拖延一个月发放。如果企业确实困难,报经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延迟发放30天。但最长只能30天。超过期限是要支付违约金的,违约金数额依据合同约定,也可以依照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一、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公司拖延发工资怎么办呢?
1.首先,劳动者应该到所在市区的劳动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会对此立案,留下劳动者的基本资料,2.然后向公司调查了解,事情属实的,劳动监察部门会出面调解,遇到拒不执行的公司,可凭借生效的法律文书强制执行。
3、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三、工资可以分为底薪、佣金、绩效及额外津贴等部分:
1、底薪:是每月每期固定的金额。
2、佣金:是售货员、推销员、地产经纪、旅行社导游等,按其个别员工的营业额,多劳多得的。
3、绩效:是公司员工在劳动中生产的产量额。
4、津贴:包括高温津贴、中夜班津贴、交通津贴、房租津贴、电话补贴、餐费补贴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的规定,否则就涉嫌克扣或拖欠工资,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劳动法最迟多久发工资合法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赣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