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一)

农村土地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法律分析】: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原则上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可以找以下部门依法处理:

一、村委会或镇、乡政府,或者县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调解处理;

二、可以找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确权申请;

三、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条 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差弊下简称争虚或族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团州理决定。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第五条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前款规定的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乡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温馨提示】

土地纠纷二审由哪个法院开庭 (二)

土地纠纷属于民事诉讼案件,二审在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案件二审,在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有明确的规定: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六十七条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土地纠纷属于哪类案件 (三)

土地纠纷的类别包括:

1. 土地确权纠纷案件: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和界线的争议。

2. 土地侵权纠纷案件:指侵害他人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如非法占用来牟利。

3. 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涉及农业用地承包合同的履行、权益保护等问题。

4. 土地行政纠纷案件:与土地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争议,如土地征收补偿等。

土地纠纷的处理方式:

1. 双方协商:当事人首先尝试通过对话达成一致。

2. 行政调解:协商不成时,可请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解。

3. 人民政府处理:行政调解无效时,人民政府介入处理。

4. 诉讼:权利受损方有权通过民事、行政或刑事诉讼维护权益。

土地纠纷的处理流程通常是先由当事人自行尝试解决,然后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介入调解,若调解不成,人民政府将作出处理决定。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时,可以在接到决定通知后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以确保土地权属的稳定。

规定均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该法条规定了土地纠纷的处理机制和程序,旨在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出让合同纠纷是什么诉讼 (四)

土地出让合同纠纷属于行政诉讼范畴,因为土地使用权人通常是直接与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出让合同,而出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行政单位。因此,由这类纠纷引发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相对地,与普通法人或自然人签订的土地转让合同纠纷则属于民事诉讼。

土地出让合同纠纷是什么类型的诉讼?

土地出让合同纠纷属于行政诉讼。在仅签署成交确认书但未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发生争议的,竞得人应当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特征包括:

1. 审理的是行政案件,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在案件性质上有所区别。

2. 通过审判方式进行的司法活动。

3. 审查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 解决特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有别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不受案范围限制。

5. 当事人具有恒定性。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基本特征包括:

1. 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受让人取得独自的财产权利。

2.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由政府垄断。

3. 土地使用权出让有年限限制。

4.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有偿的。

5.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的第一步,体现商品经济关系。

通常情况下,土地出让合同中的条款不是与土地使用权人协商确定的。如果合同中有错误,当时可以请求工作人员更改。然而,合同内容是固定的,国土部门通常不会无缘无故违约。

对于土地纠纷,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赣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