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职场与薪酬制度时,经常会遇到一个专业术语——“21.75工作日”。这个概念对于许多上班族来说并不陌生,但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21.75工作日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一个月除去周末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后的平均工作日天数。它是计算月薪、加班费以及请假扣款等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标准化的天数设定,确保了劳动者薪酬计算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21.75工作日是什么意思? (一)

21.75工作日是什么意思?

贡献者回答工资的核算中,21.75是指月平均工作天数,其计算方法为:(365天-104天)÷12月=21.75。

1、一年工作时间为365天;

2、按照我国家普遍实行每周工作5日(周一到周五)的规定,一年休息日为52周×2天=104天。

3、实际工作天数为365-104=262天;

4、平均月计薪天数为:262天÷12月=21.75天。

标准工作日的有关规定:

标准工作日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所实行的工作日。

我国长期以来,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职工每周工作6 天、48 小时工作周制度。根据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自1995年1 月1 日至1995 年4 月30 日,实行职工平均每周工作5 天半、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周制度。

根据1995 年3 月25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规定,自1995 年5 月 1 日起实行职工每周工作5 天、40 小时工作周制度。1995 年5 月1 日施行有困难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延期;但是,企业单位最迟应当自1997 年5 月1 日起施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3日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年工作日为250天。标准工作日是我国工时制度立法的基础。

关于月计薪天数21.75天的计算方法以及应出勤天数中是否应该包含法定节假日天数? (二)

贡献者回答1. 法定节假日虽然是带薪休假,但在计算月工资时,应将节假日的天数计入出勤天数中。

2. 月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为:月实际工资 = 月工资 ÷ 21.75 × 出勤天数。

3.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和《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法定节假日的工资应依法支付,因此在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应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4. 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公式分别为:日工资 = 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 = 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 8小时)。

5. 月计薪天数的计算方法为:(365天 - 104天) ÷ 12月 = 21.75天。

6.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可以按照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确定,或者按照劳动者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但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7. 实行月工资制的用人单位在折算日或小时工资时,应按照《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8. 以月工资2000元为例,若在法定假日10月1日至3日期间加班1天,加班工资为:2000元 ÷ 21.75天 × 300% × 1天 = 275.86元。

9. 若在10月4日至7日期间加班1天且不能补休,加班工资为:2000元 ÷ 21.75天 × 200% × 1天 = 183.9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工资计算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的规定进行。

国家规定出勤21.75是什么意思 (三)

贡献者回答1. 国家规定中的21.75天是指每月的平均计薪工作日数。

2. 在2月份,这一数字同样适用,意味着平均每日计薪工作日为21.75天。

3. 这一标准的制定是基于一年的总天数(365天)扣除周末双休日(即104天)以及法定的节假日(约11天)之后计算得出,确保每月的平均工作日数维持在21.75天。

4. 相关法律依据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5. 根据该通知,年工作日的计算方法是从一年的总天数中减去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得到250个工作日。

6. 季度工作日则是将年工作日除以4个季度,得出每个季度的平均工作日为62.5天。

7. 同样地,月工作日是将年工作日除以12个月,得出每个月的平均工作日为20.83天。

8.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则是将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标准工作时间(通常是8小时)。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工资计算的信息了解不少了,赣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