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格林纳威,这位1942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导演,以其大胆前卫的电影作品在电影界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数量丰富,风格独特,涵盖了多个题材和类型。从早期的短片《情感之死》到后来的长篇巨制如《八又二分一女人》、《塔斯鲁波的手提箱》系列,再到近年的传记电影《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和《爱森斯坦在好莱坞》,彼得·格林纳威以其对电影语言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运用,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想象和视觉冲击力的电影世界。

彼得·格林纳威格林那威电影作品一览 (一)

彼得·格林纳威格林那威电影作品一览

《安息》(1956-62):影片探讨了关于殡葬的习俗与制度,包括墓碑上的雕刻、埋葬过程的细节以及葬礼的各种方面。 《火车》(1966):影片以蒸汽列车驶入滑铁卢车站为背景,运用抽象的机械芭蕾与具象音乐手法进行剪辑,展现了列车的机械美。

《树》(1967):在英国的反战示威中,影片捕捉了骚乱和人群的场景,音乐剪辑采用了甲壳虫乐队的《革命》。

《遥寄自教会的五张明信片》(1967):作者在欧洲旅行时,将短片带至各大学电影协会,并在每个城市进行拍摄。

《区间》(1969):一部抽象电影,尝试构建无叙事的影像,利用13这个数字和维瓦尔第的音乐结构,结合艺术节与电影节的图像。

《侵蚀》(1971):在爱尔兰南部,作者被古迹迷住,拍摄了地貌侵蚀的迹象,从古老的岩石到最近的岩石,反映了六十年代土地艺术运动。

《H是房子》(1973,1978年重作编剪):影片与家庭生活、数字和地点的字母“H”相关,涉及对死亡、统计学和人类学的探索。

《窗》(1975):关注南非政治犯的故事,影片通过虚构元素探讨了从窗户跌落的可能原因,与田园风光形成反讽。

《水》(1976):基于五个湖泊的特色,影片采用编辑练习,反映了英国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自然物的历史构造。

《莱克兹水域》(1975):影片围绕J.R.R.托尔金的《指环王》,虚构了一个早期居民的生活,并进行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

《数字中的古尔镇》(1976):在单调的古尔镇上记录了所有数字,并将它们串联起来,与迈克尔·尼曼的音乐结合。

《可爱的电话》(1977):探讨电话的使用及其对文学与电影的界限的思考。

《1-100》(1978):与《数字中的古尔镇》相似,但聚焦欧洲城市,影像来自柏林、巴黎、罗马、佛罗伦萨和布鲁塞尔。

《漫步穿越天堂或地狱》(41分钟;1978):影片设计了92张地图,描述了从城镇到偏远地区的人类旅程,探讨了天堂或地狱的概念。

《重铸地貌》(英国艺术联合会,45分钟 1978):影片强调了对英国山川地貌的重新认识,探讨了自然荒野的消失。

《崩溃》(185分钟,1975-78):探讨了世界终结的92种方式,涉及鸟类知识和分类,受多种文学作品影响。

《神力难违》(泰晤士电视台,35分钟,1981):泰晤士电视台邀请作者制作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关于人被闪电击中的事件。

《赞德拉·罗兹》(信息中心处,15分钟,1981):关于60年代服装设计师赞德拉·罗兹的专题片,表达了对她的感情和态度。

《画师的合同》(英国电影学院,四台,108分钟,1982):影片具有明星电影的特征,标志着特定时期的结束。

《四个美国作曲家》(四台,1983):关于约翰·凯奇、罗伯特·艾思雷、菲力浦。格拉斯和麦瑞底斯·蒙克的纪录片。

《水花荡漾》(四台,15分钟,录像;1984):尝试与英国画家汤姆·菲力浦斯合作的项目,探讨了但丁的《地狱篇》。

《套间内--浴室》 (四台,25分钟,录像,1985):对英国人如何使用浴室的反思,含有讽刺意味。

《一个Z和两个O》(英国电影学院/第四影片公司/综艺公司,112分钟,1985):探讨了一个独立的女人出于理由而夺走她自己孩子的生命。

《建筑师之腹》(考兰德公司/丝里影片公司,105分钟,1987):影片围绕建筑师的主题。

《挨个儿淹死》(第四影片公司/综艺公司,118分钟,1988):探讨了一个关于溺水的故事情节。

《厨师、窃贼、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综艺公司,120分钟,1989):影片围绕烹饪、盗窃、婚姻和爱情等主题。

《魔法圣婴》(未定):关于美狄亚神话的探讨,涉及流产堕胎问题。

《遇见了自己的人》(未定):探讨遇见自己的典故,涉及古典神话和自我认同。

《普洛斯贝罗书籍》(1991):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枕边书》(1999):尚未明确上映年份的影片。

《8又1/2女人》(2000):影片的详细信息不明确。

《塔斯鲁波的手提箱》(The Tulse Luper Suitcases):于2003年5月24日在法国上映。

扩展资料

彼得·格林纳威,1942年出生于威尔士的Newport,在Wanstead长大。后来,格林在Walthamstow艺术学院学习绘画。60年代初期,他开始写小说,还有一些短剧。从1965年开始,他在信息中心办公室当了11年的编剧。从1978年开始,他逐渐收到英国电影学院的财政支持。后来拍摄出一些相当成功的影片,比如《一个Z和两个O》。他后来的影片知道《枕边书》都是由Netherlandish Kees Kasander制片。在1991年,他开始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办一系列的不同主题的展览。1994 年他在慕尼黑、伦敦以及其他一些城市举办有关电影制片与电影语言的讲座。

欧美文艺片 (二)

超级文艺经典!

英国

《佳人奥兰多》

《情欲色香味》

《画师的合同》

《建筑师之腹》

《花园》

《塞巴斯蒂安》

《庆典》

《舞出我天地》

《法国中尉的女人》

《死亡诗社》

《庇隆夫人》

《鸟人》

《探戈课》

《猜火车》

《英国病人》

意大利

《放大》

《云上的日子》

《红色沙漠》

《偷自行车的人》

《西西里的传说》

《海上钢琴师》

《天堂电影院》

《末代皇帝》

《戏梦巴黎》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900》

《卡萨诺瓦》

《卡比利亚之夜》

《激情信箱》

法国

《四百击》

《偷吻》

《广岛之恋》

《爱情狂奔》

《床第风云》

《中国姑娘》

《撒旦的阳光下》

《去年在马伦巴德》

《流浪者》

《春夏秋冬》

《怒火青春》

《蝴蝶》

《地下铁》

《郁金香芳芳》

《男与女》

《罗丹和他的情人》

《布拉格之恋》

《天使爱美丽》

《新桥恋人》

《放牛班的春天》

《漫长的婚约》

《黑店狂想曲》

《法国罗曼史》

德国

《水手奎雷尔》

《四季商人》

《撒旦的烤肉》

《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

《薇罗尼卡•福斯的欲望》

《柏林苍穹下》

《事物的状态》

《德克萨斯的巴黎》

《铁皮鼓》

《卡斯帕豪泽之谜》

《意志的胜利》

西班牙

《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

《捆着我,绑着我》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乳房与月亮》

《探戈》

瑞典

《芬尼与亚历山大》

《第七封印》

《征服者派利》

波兰

《红白蓝三部曲》

《大理石人》

《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

《灰烬与钻石》

《水中刀》

《苦月亮》

巴尔干

《雾中的风景 》

《尤利西斯的注视》

《暴雨降至》

俄罗斯

《雁南飞》

《潜行者》

《乡愁》

《星球索拉里斯》

《伊万的童年》

《秋天的故事》

《烈日灼人》

澳大利亚

《闪亮》

《钢琴别恋》

美国

《落水狗》

《低俗小说》

《惊情四百年》

《蓝丝绒》

《我心狂野》

《穆黑兰道》

《飞越疯人院》

《巴里林登》

《发条橙子》

《全金属外壳》

《2001太空漫游》

《大开眼界》

《野战医院》

求唯美电影,文艺一点,不要太矫情的,HE BE皆可,最好欧美片 (三)

返老还童,挺好看的,很有感觉的一部

朗读者

诺丁山

闻香识女人

黑天鹅

海上钢琴师

August Rush,这部是我很喜欢的一部

英国

《佳人奥兰多》

《情欲色香味》

《画师的合同》

《建筑师之腹》

《花园》

《塞巴斯蒂安》

《庆典》

《舞出我天地》

《法国中尉的女人》

《死亡诗社》

《庇隆夫人》

《鸟人》

《探戈课》

《猜火车》

《英国病人》

意大利

《放大》

《云上的日子》

《红色沙漠》

《偷自行车的人》

《西西里的传说》

《海上钢琴师》

《天堂电影院》

《末代皇帝》

《戏梦巴黎》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900》

《卡萨诺瓦》

《卡比利亚之夜》

《激情信箱》

法国

《四百击》

《偷吻》

《广岛之恋》

《爱情狂奔》

《床第风云》

《中国姑娘》

《撒旦的阳光下》

《去年在马伦巴德》

《流浪者》

《春夏秋冬》

《怒火青春》

《蝴蝶》

《地下铁》

《郁金香芳芳》

《男与女》

《罗丹和他的情人》

《布拉格之恋》

《天使爱美丽》

《新桥恋人》

《放牛班的春天》

《漫长的婚约》

《黑店狂想曲》

《法国罗曼史》

德国

《水手奎雷尔》

《四季商人》

《撒旦的烤肉》

《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

《薇罗尼卡•福斯的欲望》

《柏林苍穹下》

《事物的状态》

《德克萨斯的巴黎》

《铁皮鼓》

《卡斯帕豪泽之谜》

《意志的胜利》

西班牙

《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

《捆着我,绑着我》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乳房与月亮》

《探戈》

瑞典

《芬尼与亚历山大》

《第七封印》

《征服者派利》

波兰

《红白蓝三部曲》

《大理石人》

《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

《灰烬与钻石》

《水中刀》

《苦月亮》

巴尔干

《雾中的风景 》

《尤利西斯的注视》

《暴雨降至》

俄罗斯

《雁南飞》

《潜行者》

《乡愁》

《星球索拉里斯》

《伊万的童年》

《秋天的故事》

《烈日灼人》

澳大利亚

《闪亮》

《钢琴别恋》

美国

《落水狗》

《低俗小说》

《惊情四百年》

《蓝丝绒》

《我心狂野》

《穆黑兰道》

《飞越疯人院》

《巴里林登》

《发条橙子》

《全金属外壳》

《2001太空漫游》

《大开眼界》

《野战医院》

结合电影,谈谈色彩在电影中的符码作用 (四)

在格林纳威的影片《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色彩是被编码了的,这种符码化通常包含一种整体性:蓝色--停车场,绿色--厨房,红色--餐厅,白色--卫生间,黄色--医院,金色--藏书间。在一些访谈中格林那威已谈到了这些颜色的隐喻意义。可是色彩在运作时整个跟误察错看有关。例如,影片开始时艾伯特骂乔治娜穿什么黑衣服,她说穿着蓝衣服。事实上在餐厅里她穿的是红的,而在白色的卫生间她的衣服又变白了,还带着黑色的羽饰(她看起来象是《去年在马里安巴》里的德尔芬o塞丽)。这种"运作"跟雷奈另一部片子《天命》里的色彩编码相反,在《天命》里克劳德和索尼亚的厨房是黑白相间的,而卧室、床单、酒以及跟写东西的克利夫o朗安(吉尔居饰)有关的所有东西都是红的。在格林那威这里玩笑是迈克尔在餐厅是棕褐色,在卫生间也一样。而且在影片最后,里夏尔说了一大通话,为东西是黑色要价较高,说是因为"吃黑的食物就象是消费死亡",而被煮熟的迈克尔依然是棕褐一片。在格林那威的《一个Z和两个O》里,动物园里的各种外来动物以表示色彩编码和隐喻色彩斑澜的巨嘴鸟和极乐鸟,代表被肯定的生活,而黑白条条的斑马,代表死亡和不可思议之物;在《画师的合同》里,奈维尔的黑白色的素描,相对于被画物的华丽色彩,其功能意义亦是一样的。可是在《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格林那威仿佛是自言自语:很好,我将把色彩予以编码,这会把懒惰的观众骗过来让他们轻易地混入叙事,然后我会破坏这种编码,开个把玩笑,和他们逗逗乐子。塔伦蒂诺的《落水狗》显然也有这种倾向,一伙"职业的贼"策划了一起抢劫,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的姓名、来自何处,他们所在的仓库和车内都被刻意地涂成了白色,他们之间互相的称呼是"褐先生"、"蓝先生"、"金先生"、"白先生"、"橙先生"和"粉红先生"。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画师的合同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赣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