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镇海,公租房的申请条件细致而明确,旨在为不同需求的居民提供切实的住房保障。根据最新政策,申请家庭需满足一系列资格要求。对于本地城镇户籍困难家庭,主申请人需具有镇海区城镇户籍,并持有相应的低收入或特困证明。此外,家庭的住房状况和收入水平也是重要考量因素,无住房或住房面积低于一定标准的家庭才有资格申请。同时,非本地城镇户籍的困难家庭在满足一定社保缴纳、学历或工作条件后,同样有机会获得公租房保障。

宁波镇海公租房申请条件有哪些 (一)

宁波镇海公租房申请条件有哪些

贡献者回答宁波镇海公租房申请条件有哪些

申请条件: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家庭的住房情况必须满足:申请人家庭在市区区域范围内(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镇海区、北仑区、奉化区、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大榭开发区,下同)无房(含无自有住房、租住公房,下同)或所拥有的房屋建筑面积低于户36平方米或人均18平方米;申报日止,三年内出售、赠予、转让或被征收(拆迁)等自有住房的,原住房面积应计入家庭住房建筑面积。已享受本市经济适用住房、解困房、限价房和其他保障性住房的家庭,不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申请家庭名下拥有汽车不得超过一辆,价值不得超过十万(不含本数),车辆价格以保险机构确定的价值为准。

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或个人,下同)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一)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申请人已取得浙江省户籍本区户口满一周年;

2.已婚家庭(含离异带子女满一年或丧偶带子女)或年龄在28周岁(含)的单身人士;

3.申请前12个月,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宁波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总额按甬政办〔2008〕202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

(二)新就业无房职工

申请对象为我区企事业引进的毕业三年内、且未享受宁波市级、镇海区级人才安居相关政策的各类人才,在我区缴纳社会保险或住房公积金,与用人单位签订三年劳动合同,在宁波市区范围内无住房,且符合以下对象之一的(其中事业单位引进的紧缺性人才需符合1-3类对象及条件)。

1.入选宁波市人才分类目录并完成认定的顶尖人才、特优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

2.入选市级及重点计划人才,入选市级及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区“雄镇英才”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创业团队带头人及两名核心成员、创新个人,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或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获得市级及组织人事部门颁发的人才奖项获奖人员;

3.人事关系已迁入我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或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人员,入选区级人才工程培养对象、获得区级组织人事部门颁发的人才奖项获奖人员;

4.人事关系已迁入我区,具有全日制硕士学历学位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具有技师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人员;

5.人事关系已迁入我区,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学位人员或具有初级工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的全日制大专学历学位人员;

6.除上述5类人才外,经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扩大)会议审定并同意的其他人才。

(三)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

所在单位注册纳税在本区,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区级及各类荣誉称号的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含优秀农民工及相当于此类荣誉的,各类荣誉称号获得时间以2007年及以后有效);

2.取得公安机关颁发的《浙江省居住证》、连续在镇海区居住且证件在有效期内的外来务工人员,经区流管办认定,量化积分达到一定分值的(具体分值由区流管办根据实际情况认定)。

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其住房已列入城市房屋征收(拆迁)范围的,征收(拆迁)安置前不再受理申请,征收(拆迁)安置后若符合申请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

宁波公积金政策 (二)

贡献者回答宁波公积金最新政策2022

保障合理居住需求,支持合理住房消费

(一)职工按规定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满2年,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家庭首套自住住房的,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户提高至100万元/户。购买改善性第二套自住住房等其他情形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由40万元/户提高至80万元/户。按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在上述基础上再上浮20%。

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可贷额度由借款人及其共同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日缴存账户余额的12倍调整为15倍。

(二)有未成年子女的宁波市户籍二孩三孩家庭,在海曙区、江北区、镇海区、鄞州区(以下简称“市四区”)已有2套住房的,可以在限购区域再购买1套商品住房;有未成年子女的非宁波市户籍二孩三孩家庭,在市四区已有1套住房的,可以在限购区域再购买1套商品住房。

(三)加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审批、发放,合理确定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

提取额度

自2022年5月起,符合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条件的市区缴存职工,可提取的月度限额提高至1500元。

余姚市、慈溪市、宁海县、象山县可提取的月度限额由当地住房公积金分中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公积金贷款还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缴存职工,在2022年5月20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经申请不作逾期处理,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征信部门。

已计收的罚息作退回处理,逾期记录已报送征信部门的,予以调整。

宁波2025年起都造大平层,几年后也会过剩吗 (三)

贡献者回答宁波2025年起加大大平层供应,但几年后是否会过剩无法确定。

分析如下:

楼市趋势与改善产品:

宁波2025年的楼市趋势中,改善产品成为主旋律,特别是在鄞州区等区域,待入市的项目起步面积多为140㎡,且多打造为改善产品,如大平层等。这表明宁波楼市在加大改善型住宅的供应。

需求变化与供需关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大平层等改善型住宅可能会受到越来越多购房者的青睐。

然而,楼市的供需关系还受到政策、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宁波的人口增长、购房政策等变化都可能影响对大平层的需求。

政策性住房的影响:

宁波楼市中除了商品住宅外,还有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性住房的供应。这些住房可能会满足一部分刚需购房者的需求,从而减轻对商品住宅市场的压力。

综上所述,虽然宁波2025年起加大了对大平层等改善型住宅的供应,但未来是否会过剩还需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无法直接给出明确的结论。购房者在做出购房决策时,应结合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理性判断。

宁波公租房申请条件有哪些 (四)

贡献者回答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1.申请人已取得我区非农业常住户口;

2.申请前12个月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宁波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申请租赁补贴的人均收入应低于上年度宁波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

3.在市区范围内无房(含无自有房产和租住公房,下同)或所拥有的自有住房、承租公有住房的建筑面积低于户36平方米或人均18平方米的家庭。

新就业无房职工:

1.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专及学历,从毕业当月计算起未满5年且已取得本区常住户口;

2.已与我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含自主创业);

3.申请前6个月连续在本区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

4.申请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在市区范围内无房,且申请人及其配偶的直系亲属无住房资助能力。

引进人才:

1.鄞州区依法设立的注册纳税企业在职人员,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原籍在市区范围以外,已与我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

(2)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学历、中级及专业技术职称、技师及职业资格,或经区人才公寓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认定的紧缺人才(参照宁波市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

(3)申请前6个月连续在本区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柔性引进人才需提供连续6个月的个税完税证明);

(4)申请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在市区范围内无房,且申请人及其配偶的直系亲属无住房资助能力。

2.鄞州区事业单位人员,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原籍在市区范围以外,已与我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

(2)具有硕士研究生及学历学位、副高及专业技术职称,或教育系统市级及名教师、特级教师(其中外省调入的人员第一学历应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学历)。

(3)申请前6个月连续在本区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

(4)申请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在市区范围内无房,且申请人及其配偶的直系亲属无住房资助能力。

公租房申请材料有哪些

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1.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户口薄(户籍证明)和身份证;因服兵役或外地就学等原因户籍未在本区的应提交派出所出具的证明。

2.有下列三种情形的,需提供相关人员的户口薄和身份证:

(1)将自有住房或承租公房转让或改户给父母、子女或孙(外孙)子女满五年及,且该住房尚在的(包括该住房已拆迁,拆迁安置房尚在的);

(2)户口在父母或子女住房处(包括户籍分立和单独居住),且住房尚在的;

(3)实际居住父母或子女住房的;

3.婚姻状况证明。

(1)结婚的提供结婚证。

(2)离婚的提供离婚证和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或离婚协议书。

(3)单身的提供未婚证明或未再婚证明。

4.住房情况证明。

(1)承租公房的,提供公房租赁合同或相关证明。

(2)自住私房的,提供房产证及土地证。

(3)房屋拆迁的提供拆迁安置协议和附件(复印件盖拆迁单位公章)。

5.对持低保证、扶助证或特困证,或属于优抚对象、家庭主要劳动力为一至二级残疾、无赡养人的老人等特殊困难家庭或市级(含市级)劳动模范,需提供相关证件或相应证明材料。

6.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引进人才:

1.申请人、共同申请人以及申请人父母、子女和申请人配偶父母的户口薄(户籍证明)和身份证。

2.婚姻状况证明。

3.学历、学位、职称证书。

4.劳动(聘用)合同。

5.工作单位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6.社会保险缴费证明或住房公积金缴费证明(柔性引进人才如未缴纳社保需提供个税完税证明)。

7.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外来务工人员

1.申请人、共同申请人的户口薄(户籍证明)和身份证。

2.婚姻状况证明。

3.劳动(聘用)合同。

4.工作单位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5.区外来务工办出具的“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证明。

6.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宁波人才购房补贴 (五)

贡献者回答享受对象:取得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证书(在适海外取得学位的,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认证并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包象括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毕业生),且申报时在甬就业创业的基础人才。

延续《关于优化人才住房保障的实施细则》(甬人社发〔2015〕179号)政策,在宁波大市范围内首次购买家庭唯一住房的,按规定享受购房总额(以契税发票不含税的计税金额为准)2%的购房补贴,最高不超过8万元。

扩展资料对于新引进应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而言,可享受生活安居补助。即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一次性1万元、3万元生活安居补助。

对于自主培养的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青年精英人才,则可享受人才奖励。奖励额度按就高、补差、不重复原则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对青年留学归国人才来说,在甬连续缴纳社保满6个月的情况下,可享受一次性5万元的补助额度。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鄞州保障性住房,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赣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