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关于净地出让的规定 (一)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土地必须以“净地”形式出让,避免因拆迁等原因造成土地闲置。闲置土地处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遵循依法依规、促进利用、保障权益、信息公开的原则。
法律依据:国土资源部《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第一条 为有效处置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规范土地市场行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闲置土地,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
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中止开发建设满一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也可以认定为闲置土地。
净地出让的规定是什么 (二)
优质回答一、净地出让的规定是什么
1、净地出让是指在土地出让中,已经完成拆除平整,不存在需要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土地。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土地出让就是净地出让。土地必须以“净地”形式出让,避免因拆迁等原因造成土地闲置。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编制审批程序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相同,一经审批下达,必须严格执行。
第二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内容,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第二十六条
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
二、净地交付条件是什么
1、产权清晰、场地平整、四周围挡、专人看管;
2、安置补偿落实到位,无集资、开工、销售房屋等违法事项;
3、配套设施、基础设施等具备项目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谈谈土地出让中的净地出让 (三)
优质回答在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大格局下,"净地"出让原则犹如基石,它规定了土地出让的规范流程。根据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后续通知,"净地"要求土地需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完备,即所谓的"三通一平",旨在确保土地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原则,规定在出让前必须处理好土地权属、补偿安置等法律关系,确保地块具备动工开发的必要条件。2012年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中,政府对土地供应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包括土地权利清晰、补偿到位、无法律纠纷以及明确的规划条件,这些都构成了"净地"出让的核心要素。
相对"净地","毛地"是指土地上存在产权不清、经济纠纷或地上物未清除等问题,2010年发布的联合通知明确了土地出让必须以宗地为单位,且不得以"毛地"形式出让。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对拟出让的土地进行严格的前期处理,包括基础设施完善、地上物拆除等,以确保竞得者能够接收的是"净地"。
政府在"净地"出让前的准备工作繁重而细致。首先,需调查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平整、权属和环境状况,确保土地具备开发条件。例如,宗地需通路、通电、通水至红线外围,土地平整且权属清晰,无抵押或租赁等他项权利。土地出让前还需进行环境预评估,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然而,实践中依然存在"毛挂净交"的现象,即政府在"毛地"状态下招拍挂,随后将土地转化为"净地"。但这违反了净地出让的法律法规,如《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明确禁止,违规者将面临严重后果。最高法院的判例也显示,未达到净地条件的土地出让,合同履行将受影响,出让人需承担违约责任。
综上所述,"净地"出让不仅是法律的硬性规定,更是保障土地市场健康和受让人权益的重要环节。地方政府在出让土地时,必须严格遵循净地原则,确保土地的顺利开发,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同时,受让人在合同履行中也要警惕潜在的风险,依据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净地出让的规定 (四)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第五条“严格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中明确规定“严禁未经拆迁补偿安置,收回原土地使用权而直接供应土地,并发放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国土资源部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通知》
法律依据: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成片开发建设的土地应统一规划,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按‘净地’分块供应”。《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第四条第一款第二段明确规定“不得‘毛地’出让”。《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实行建设用地使用权“净地”出让,出让前,应处理好土地的产权、补偿安置等经济法律关系,完成必要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前期开发,防止土地闲置浪费。《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第二十一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供应土地应当符合下列要求,防止因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土地闲置:(一)土地权利清晰;(二)安置补偿落实到位;(三)没有法律经济纠纷;(四)地块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等规划条件明确;(五)具备动工开发所必需的其他基本条件。
净地出让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意思净地出让的法律规定 (五)
优质回答关于净地出让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意思,净地出让的法律规定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各地要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理法》,《闲置土地处置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五号》和《**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故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有关闲置土地的规定,加快处置利用闲置土地,土地闲置费原则上按出让和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依法可以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
2、对于违法审批而造成的土地闲置。
3、要完成清退,能够恢复耕种的,要恢复耕种,不能恢复耕种的,纳入*土地储备,优先安排开发利用。
4、二:实行建设用地使用权净地出让,出让前应处理好土地的产权补偿,安置等经济法律关系,完成必要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前期开发,防止土地闲置浪费。
5、三:合理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宗地规模,缩短开发周期,为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价款的,不得发放土地使用证书,也不得按土地价款缴纳比例分期发放土地使用证书。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赣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