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法定节假日和本休重叠
- 2、国家法定节假日11天是哪11天
- 3、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是什么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法定节假日和本休重叠 (一)

答《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三个版本
第一版本: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为统一全国之年节及纪念日放假之起见,规定下列各项办法:
甲 属于全体者
一:新年,放假一日,一月一日
二:春节,放假三日,夏历正月初一日,初二日,初三日
三:劳动节,放假一日,五月一日
四:国庆纪念日,放假两日,十月一日,二日。
乙 属于部分人民之节日,为了便于部分人民的群众活动,得放假半天, 或只其中一部分人放假, 其他一部分人得退代表参加庆祝
一:妇女节(限于妇女) ,三月八日
二:青年节(限于中等学校学生) ,五月四日
三:儿童节,六月一日
四: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限于军队和军事机关) ,八月一日
丙 其他
一:凡属少数民族习惯之节日, 有个少数民族集聚地区之人每年政府,斟酌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二:其他各种纪念节日, 如二七纪念,五卅纪念,七七抗战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九一八纪念,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等,均不必放假。
丁 凡属于全体之假日,如适逢星期日,应在次日补假。凡属于部分人民之假日,则不补假。
注: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通告,将“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改为每年九月三日。
第二版本: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改发布)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一天( 1月1日)
(二)春节,放假三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劳动节,放假三天( 5月1日,2日,3日)
(四)国庆节,放假三天( 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 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 5月4日):14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 6月1日):13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 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的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版本: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 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跟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一天( 1月1日)
(二)春节,放假三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一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一天( 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一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一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三天( 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 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 5月4日):14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 6月1日):13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的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个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644 号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 ,自 2014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总理 李克强2013 年 12 月 11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决定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作如下修改:
将第二条第二项修改为:“(二)春节,放假 3 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本决定自 2014年 1 月 1日起施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 重新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 12 月 23 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 1999 年 9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 12 月 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根据 2013年 12 月 11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订 )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 1 天(1月 1日);
(二)春节,放假 3 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
(三)清明节,放假 1 天(农历清明当日 );
(四)劳动节,放假 1 天(5 月 1日);
(五)端午节,放假 1 天(农历端午当日 );
(六)中秋节,放假 1 天(农历中秋当日 );
(七)国庆节,放假 3 天(10 月 1 日、2 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 (3月 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 (5月 4日),14 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 (6月 1日),不满 14 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 1 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8 月 1 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 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法定节假日11天是哪11天 (二)
答法律分析:目前,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是11天,而休息日总计为104天,两者相加共计115天的假期。
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具体包括:
1. 新年,放假1天,即1月1日;
2. 春节,放假3天,包括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 清明节,放假1天,即农历清明当日;
4. 劳动节,放假1天,即5月1日;
5. 端午节,放假1天,即农历端午当日;
6. 中秋节,放假1天,即农历中秋当日;
7. 国庆节,放假3天,包括10月1日、2日、3日。
此外,《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是什么 (三)
答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以下是一般的放假安排:
1. 元旦:放假1天,即1月1日。
2. 春节:放假3天,通常是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 清明节:放假1天,通常是清明当日。
4. 劳动节:放假1天,即5月1日。
5. 端午节:放假1天,通常是端午当日。
6. 中秋节:放假1天,通常是中秋当日。
7. 国庆节:放假3天,通常是10月1日、2日、3日。
此外,对于特殊的日子,例如儿童节,儿童在这一天通常会有放假安排。
【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具体放假安排如上所述。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赣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