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限房的土地出让金 (一)

两限房的土地出让金

贡献者回答1、两限房土地出让基准地价:私房土地基准地价28万元/亩。采取招标、拍卖方式供应土地,土地出让价格以竟价为准。

2、一般性住宅用地28-30万元/亩。高档住宅用地31-33万元/亩。土地使用金每年1元/平方米,开发建设单位缴纳,分户确权后由受让方按分摊土地面积和使用年限一次性缴纳。

3、依据两限房有关规定,符合土地划拨条件项目或用地项目代征土地,国有土地划拨费为10万元/亩,如征地地价高于国有土地划拨标准,则按征地地价标准交纳。

4、自家农村住宅用地变为国有土地出让,属于住宅用地土地出让基准地价:住宅用地基准地价28万元/亩。采取招标、拍卖方式供应土地,土地出让价格以竟价为准。

购买两限房需要注意事项

1、注意两限房的限制是5年内不得上市转让,两限房需在交房之日起一年内入住。

2、注意购买两限房不得同时享受其他政策性住房。已承租廉租房等优惠政策住房的家庭,在申请暂停租金补助或优惠,且已按市场租金标准缴交租金后,由市公房管理中心出相关证明,视为退出原承租住房,可申请购买限价房。

3、购买两限房应特别注意通勤、日照、面积、邻里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一旦发生给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烦恼是长期性的,并且,解决起来代价太大,以至只有搬家一条路。

4、两限房简单地说就是,限制房价和限制住房面积的商品房。一般是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可根据具体楼层在±5%的范围内调整销售价格,但平均销售价格不得超过房屋销售限价。两限一个就是限制价格,限价不是死价,它的价格有个上限,也就是不论你卖多少,都不能超过这个价格。另一个就是限制居住面积,这个面积肯定比同地段的普通商品房的面积小。

哪位清楚限价房土地出让金怎么计算?谁清楚? (二)

贡献者回答限价房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式主要依据以下几种情况:

有实际成交价的情况:

当存在实际成交价,并且该成交价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时,土地出让金按照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来计算。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土地出让金按照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来计算。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情况:

当划拨土地使用权发生转让并需要补办出让手续时,土地出让金按照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来计算。

异议评估的情况:

如果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对通过上述方式计算的土地出让金数额有异议,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评估,土地出让金则按照评估价的40%来计算。

划拨土地使用权成本价格换算:

在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计算出让金时,需要注意的是,划拨土地使用权成本价格占土地价格的最高比例不得高于60%。因此,在计算前,必须将成本价格换算成市场土地价格,然后再按照不低于40%的标准来计算土地出让金。

此外,还需要注意:虽然存在一个简化的公式(土地出让金=建筑面积除以总楼层乘以地价乘以10%),但个人很难准确计算出土地出让金,因为这涉及到具体地段的地价信息,这些信息通常由土地管理部门掌握。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或专业机构以获取准确信息。

营改增后,限价房的土地出让金可以减去契税,具体公式是怎样的?这个谁了解? (三)

贡献者回答营改增后,限价房的土地出让金在计算契税时可以减去,但具体的公式并非直接涉及土地出让金与契税的简单相减,而是体现在契税的计税依据上。以下是关于此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契税的计税依据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成交价格或者评估价格。在限价房的土地转让过程中,如果涉及到补缴土地出让金,那么契税的计税依据通常会考虑这一因素。具体来说,契税的计税价格可能会以土地出让金加上其他相关费用(如转让费、手续费等)为基础来确定。

二、土地出让金与契税的关系

土地出让金的补缴:在限价房转让过程中,如果原房产所有者未缴纳土地出让金,那么受让方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前需要补缴这部分费用。契税的减免:虽然不能直接说土地出让金可以“减去”契税,但在计算契税时,补缴的土地出让金通常会计入契税的计税依据中。在某些政策或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针对土地出让金的契税减免政策,但这需要具体参照当地税务部门的规定。

三、契税的计算公式

契税的计算公式通常为:应纳税额 = 计税依据 × 税率。其中,计税依据可能包括土地出让金和其他相关费用;税率则根据房屋面积、购买者身份(如首次购房、二套房等)以及当地税务部门的规定来确定。

四、注意事项

政策差异:不同地区对于契税和土地出让金的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具体计算方式需参照当地税务部门的规定。资料准备:在进行契税申报时,需要准备相关的土地出让金缴纳凭证、购房合同等资料以证明计税依据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营改增后限价房的土地出让金在计算契税时并非直接相减,而是作为契税计税依据的一部分来考虑。具体计算方式和税率需参照当地税务部门的规定。

限价房需要交土地出让金吗 (四)

贡献者回答限价房需要交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现市场价-购买价)*70%,已购房家庭取得契税完税凭证或房屋权证满五年后,可以按市场价出售所购住房。产权人应按原购房价格和出售价格价差的70%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

交易的时候在规定发布之日以前,按出售价格的10%上交,在规定发布之日以后的,产权人应按原购房价格和出售价格价差的70%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出售价格低于市有关部门公布的同地段房屋状况基本相似的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以下简称指导价格)的,应按指导价格计算价差。

买卖双方对指导价格有异议的,可委托有资质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对房产价格进行评估,所需评估费用由委托方承担。购房人按市场价购买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后,取得商品房产权。产权人也可以按原购房价格和同地段房屋状况基本相似的普通商品住房价差的70%补交土地收益后取得商品房产权。

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区别是什么

1、保障对象不同。

经济适用房的保障对象为当地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房保障对象相衔接。而限价商品房的保障对象为当地城镇中等收入以下住房困难家庭,即在房价不断高升以至于中等收入家庭都觉得安居困难的情况下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

2、保障对象户籍要求、人均收入标准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申请人应具有当地户口;但限价商品房的申请人应为具有当地户口或持当地居住证的家庭和人员。另外,在申请人及家庭人均月收入应符合的标准上也不同,限价商品房的标准要较高于经济适用房的收入标准。

3、土地来源不同和销售价格确定方式不同。

首先是土地来源不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为划拨方式取得,而限价商品房的土地取得方式为出让。

其次是销售价格确定方式不同: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是在开发企业办理销售(预售)许可证之前,由物价部门确定。而限价商品房的销售价格是在开发企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前,在土地招拍挂文件中确定。

4、销售价格不同和准购面积标准不同。

销售价格不同:经济适用房因为土地成本低(不含土地出让金)以及开发商利润受限制(3%),它的销售价格低于限价商品房。准购面积标准不同:经济适用房在购买资格审批时,会根据家庭人口确定核准购房建筑面积,而限价商品房没有准购面积。

5、退出条件不同。

在房屋所有权证登记之日起5年内,两类出售型保障性住房的要求是一样的。即不得出租、出售、抵押、出借、继承,或者擅自改变住房用途且拒不修改。

限价房可转商品房吗 (五)

贡献者回答可以,限价房可市销售,而且价格是由卖房人自己制定,不再受政府的约束。根据国家规定限价房转化成商品房要在5年后可以转为商品房,转为商品房后就可以自由交易。

什么叫限价房

1、限价房,又称限房价、限地价的“两限”商品房。是一种限价格限套型(面积)的商品房,主要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是目前限制高房价的一种临时性举措,并不是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按照“以房价定地价”的思路,采用政府组织、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2、与一般商品房不同的是,限价房在土地挂牌出让时就已被限定房屋价格、建设标准和销售对象,政府对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和合理利润进行测算后,设定土地出让的价格范围,从源头上对房价进行调控。

3、限价房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土地的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

4、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土地的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

买限价房需要什么条件

1、就是有一张在本市合法有效的暂住证,这是前提条件;

2、有合法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

3、在本市有连续满五年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或者是在本市购买了连续五年的社会保险的证明也可以,反正就是可以证明你在本市生活工作了连续五年;

4、购房的人在本市没有房屋,如果您是结婚了,夫妻双方在北京都没有房屋产权;

5、如果你在其他地方也就是除了本市以外的城市,用贷款购买过一条房屋,符合了的购买条件之后,再想在北京买房的,首付款要在百分之六十或者是,同时贷款的利率也要上浮百分之六十。

6、如果在本市以外的地方贷款买过一套房,符合条件在本市再贷款买房,首付款要百分之六十,包括百分之六十,贷款利率上浮百分之十。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土地出让金计算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赣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