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公休假是怎么规定的
- 2、公休假最新规定天数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公休假是怎么规定的 (一)

最佳答案休息日又称公休假日,是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相关规定如下:
1、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
2、199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规定,我国职工的休息时间标准为工作5天、休息2天。该决定同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法定年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也是劳动者休息时间的一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定年节假日为7天。1999年法定年节假日增至10天。2007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设为法定节假日,将我国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提高全世界华人的文化凝聚力。
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年后每年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2007年国务院颁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2008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公布实施。至此,全面建立起适用于各类用人单位的带薪年休假制度。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行,使职工得到更好的休息,这有利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劳动者在经过充分的休息后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生产和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公休假最新规定天数 (二)
最佳答案国家公休假具体时长的最新规定如下:
法定节假日: 新年:1天 春节:3天 劳动节:3天 国庆节:3天 清明节:1天 端午节:1天 中秋节:1天
带薪年休假: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注意事项: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公休假规定。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赣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