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__未成年刑事检察工作指引全文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与《未成年刑事检察工作指引》全文介绍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作为检察机关中专门负责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部门,承担着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实施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重要职责。这一部门的设立,旨在贯彻落实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的原则,确保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的主要职能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的主要职能包括但不限于:
1. 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始终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确保其在诉讼过程中的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2. 实施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感化、挽救,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3. 审查批捕与审查起诉:负责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工作,确保案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 诉讼监督与犯罪预防: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过程进行监督,同时开展犯罪预防工作,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5. 调研与综合治理:负责对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进行调研,参与未成年人犯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二、《未成年刑事检察工作指引》全文概述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7年2月发布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该《指引》全文共计6章26节238条,涵盖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多个方面。
三、《指引》的主要内容
1. 总则:明确了《指引》的目的、适用范围、参照适用原则以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定义等,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2. 特殊检察制度:详细规定了法律援助、社会调查、法定代理人或合适成年人到场、亲情会见、心理测评与心理疏导、当事人和解、被害人救助以及犯罪记录封存等特殊检察制度的基本要求、适用范围、运行原则和具体程序。
3.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强调了在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应充分照顾其身心特点,营造信任、宽松的沟通氛围,采用平和的讯问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要求深入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等相关情况,并适时进行教育引导。
4. 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规定了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的基本要求、程序环节和注意要点,强调应深入了解其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不良影响,并注重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
5.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查逮捕与审查起诉: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案件审查的要素、不捕和逮捕的具体情形、起诉条件、分案起诉、量刑建议以及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原则等。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未成年刑事检察工作指引》作为指导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重要法规,不仅细化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具体标准和操作程序,还确保了工作质量与效果。该《指引》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实施教育感化挽救方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同时,也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未来,随着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指引》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赣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