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适用刑法有关条款认定犯罪数额、情节标准的指引

关于适用刑法有关条款认定犯罪数额、情节标准的指引

### 关于适用刑法有关条款认定犯罪数额与情节标准的详细指引

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犯罪数额与情节标准对于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各级法院及司法机关需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针对特定罪行的具体司法解释。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关于适用刑法有关条款认定犯罪数额、情节标准的指引,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

犯罪数额的认定

犯罪数额是衡量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的重要指标,不同罪行的数额标准各异。例如,盗窃罪一般要求盗窃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一千元至三千元,方构成“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这一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实际情况,在规定幅度内制定具体执行标准。诈骗罪亦如此,其“数额较大”的标准通常设定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此类规定旨在确保法律的适应性与公正性,避免因地域经济差异导致的司法不公。对于金融犯罪等复杂罪行,数额认定标准更为严格。以欺诈发行证券罪为例,其非法募集资金金额达到一千万元,或虚增、虚减资产、营业收入、利润等达到一定比例,均被视为数额巨大、后果严重的情形。此外,该罪行还涉及隐瞒或编造重大事项的数额标准,如涉及数额达到最近一期披露的净资产百分之五十,同样构成犯罪。这些详细规定为司法机关在办理相关案件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犯罪情节的认定

犯罪情节是认定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轻重的重要依据。我国刑法明确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反之,若行为虽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情节恶劣、危害严重,则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认定犯罪情节时,需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动机、目的、手段、行为对象、时空条件、危害结果等多方面因素。例如,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若虐待手段严重、持续时间长、造成严重后果,则构成虐待罪。反之,若虐待手段轻微、持续时间短、未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能不构成犯罪。特定罪行中,“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还可能作为犯罪成立的构成要件。如虐待俘虏罪、擅自出卖或转让军队房地产罪等,均要求情节达到一定程度方构成犯罪。这些规定体现了刑法对特定罪行社会危害性的精准把握与严厉打击。####

司法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

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犯罪数额与情节标准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犯罪行为复杂多变,不同案件间差异显著;另一方面,法律规定与司法解释虽不断完善,但仍需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情况、新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司法机关需不断加强法律学习与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同时,应注重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提炼类案裁判规则与裁判标准,以增强司法裁判的统一性与公信力。此外,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综上所述,关于适用刑法有关条款认定犯罪数额、情节标准的指引是司法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各级法院及司法机关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的规定,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与社会秩序的稳定维护。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一)

关于普通犯罪量刑的指导意见是:首先,量刑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量刑要根据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来定。其次,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犯罪的严重程度,也要考虑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大小,从而达到惩治和预防犯罪的目的。最后,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最高人民法院为了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实现量刑公正,至今共颁布了两部关于常见犯罪的指导意见,对23种常见犯罪的量刑问题进行了统一规范。

第一部指导意见于2017年3月9日颁布、2017年4月1日起施行,名称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了量刑的指导原则、基本方法,列举了几种常见量刑情节及其适用。最后还对15种常见犯罪进行了量刑指导,分别是: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妨害公务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二部指导意见于2017年5月1日颁布,并于当日起试行,名称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该规定对8种常见犯罪的量刑进行了规范,分别是:危险驾驶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两部指导意见都规定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为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进一步扩大量刑规范化范围,根据刑法、刑事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结合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指导意见。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 (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如下:

实施目的与时间:

该指导意见旨在深化量刑规范化和量刑建议工作,自2024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指导范围:

扩大了对非法经营、猥亵儿童等七种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范围。

量刑标准明确:

明确了这七种犯罪的量刑起点、基准刑的调节幅度以及罚金刑和缓刑的适用。例如,非法经营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量刑起点在二年至六年有期徒刑间;猥亵儿童罪根据情节恶劣程度,量刑起点在一年至七年有期徒刑。

实施细则制定:

各高级法院和省级检察院需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其符合法律和实际,并于2024年7月底前完成,并报最高法院和检察院备案。

试行与评估:

各级法院和检察院需对试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试行结束后需总结并报告最高法院和检察院,以便对指导意见进行适时修改和完善。

学习培训:各级法院和检察院需加强学习培训,提升规范量刑的能力。

诈骗数额巨大主动退赔怎么处理 (三)

法律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修订后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对于退赃、退赔的规定,诈骗罪退还赃款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量刑。这仅是一个大概参考标准,具体的还要由法官判决。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第八条 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赣律网希望关于适用刑法有关条款认定犯罪数额、情节标准的指引,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