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诈骗罪

### 揭开“套路贷”诈骗罪的真相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一种名为“套路贷”的诈骗行为日益猖獗,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为了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本文将围绕套路贷的定义与特点
、套路贷诈骗罪的认定
、典型案例分析
以及防范措施与建议
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套路贷的定义与特点
“套路贷”并非一个法律专业术语,而是对一类以民间借贷为幌子实施诈骗行为的形象描述。它通常通过签订虚高借款合同、制造银行流水痕迹、肆意认定违约等手段,诱使受害人陷入一环套一环的陷阱之中,从而非法占有其财产。套路贷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制造民间借贷假象,与受害人签订看似合法的借款合同;二是制造银行流水痕迹,刻意营造受害人已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项的假象;三是单方面故意造成受害人违约,并要求其立即偿还虚高借款;四是恶意垒高借款金额,通过介绍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与受害人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以“平账”;五是采取暴力、胁迫、虚假诉讼等手段索取债务。####套路贷诈骗罪的认定
在刑法中,套路贷行为若未采用明显暴力或威胁手段,而主要以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受害人财产,通常会被认定为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套路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往往通过虚增债务、制造虚假银行流水等手段,使受害人误以为自己真的欠下了高额债务,从而骗取受害人的钱财。此外,若套路贷行为还涉及暴力、胁迫、虚假诉讼等其他手段,则可能同时触犯抢劫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等罪名,依法应数罪并罚。####典型案例分析
以近年来破获的几起套路贷犯罪案件为例,如北京赵某团伙案、江苏泰州虞某云团伙案等,这些案件均呈现出套路贷的典型特征。犯罪嫌疑人通过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或网络借贷平台,发布虚假借贷信息,诱骗受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并在放贷时直接扣除高额“砍头息”。当受害人无力偿还时,犯罪团伙便采取电话骚扰、发送侮辱短信、PS图片等软暴力手段进行催收,逼迫受害人交纳高额“逾期费”。这些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受害人的财产安全,还对其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造成了恶劣影响。####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套路贷诈骗罪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赣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