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5个苦杏仁,能中毒吗?? (一)

答应该没事,请看下面的资料
杏的核仁是一中医常用的中药。杏仁有苦杏仁和甜杏仁两种,药用的一般是苦杏仁,中医用苦杏仁与其它中药搭配,甲于治疗感冒咳嗽、气喘、老年慢性气管炎及产妇、老人大便秘结等症。甜杏仁有滋补养肺、下气止嗽、治虚劳之咳、胸闷不畅等症。苦杏仁不宜多吃,否则易中毒。这是由于苦杏仁含有一种苦杏仁甙,在酶和酸作用下,可水解为葡萄糖、苯甲醛和剧毒的氢氰酸,这种剧毒的氢氰酸被体内吸收后,与组织细胞含铁呼吸酶结合,使细胞无法利雨氧气,人体会因此造成缺氧,轻者头痛、头晕、无力、恶心,重者会出现腹痛、腹泻、沤吐、神志不清等症,严重者还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幼童只要误食0.0i 克的氢氰酸就会丧失生命,野生的苦杏仁,含苦杏仁甙更多,故切忌食用。其他水果的果核仁,如桃仁、枇杷仁、李子仁、扁桃仁等也含有不同量的苦杏仁甙,故最好都忌食。
苦杏仁经水浸泡,除去种皮,再浸泡于水数日,并经常换水,直至除去苦味,方可食用。吃时要煮熟或炒熟,因为加热处理后,便可破坏苦杏仁酶的活性并使氢氰酸挥发,这样将杏仁加工成杏仁霜,或杏仁茶等就安全了。
甜杏仁的毒副作用较小但吃多了照样会中毒,不宜多吃。
苦杏仁
特性:
苦杏仁,又名北杏。苦杏仁苷是传统中药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人们对它的研究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早在1803年Schrader在研究苦杏仁成分时就发现了此类物质,直到1830年Robiquet等从中分离出苦杏仁苷,迄今它已成为医药上常用的祛痰止咳剂、辅助性抗癌药物。苦杏仁苷广泛存在于杏、桃、李子、苹果、山楂等多种蔷薇科植物果实的种子中,尤其在苦杏仁中含量较多,大约在2%~3%。苦杏仁苷分子由1单元苯甲醛、1单元氢氰酸和2单元葡萄糖组成,分子式为C20H27NO11。
《本草纲目》记载,杏仁有“润肺脾、消食积、散滞气”三大好处。传说,每日食杏仁7粒,一年后,男体轻健、聪慧无比,可以保气延年,白发转黑,颜色悦泽,骨髓坚固。
主治:
1、镇咳平喘(咳逆上气、烦热喘促)。杏仁所含苦杏仁甙在下消化道被肠道微生物酶分解或被杏仁本身所含苦杏仁酶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可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而达到止咳平喘效应。
2、抗肿瘤作用。苦杏仁苷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被用作治疗癌症的辅助药物。将苦杏仁苷制剂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可使症状改善,存活期延长。将苦杏仁苷用于癌性胸水的治疗,发现苦杏仁苷对癌性胸水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缓解作用。苦杏仁苷对子宫颈癌JJC26株的抑制率为50%~70%。据说其有效成分进入血液中可专杀死癌细胞,不影响健康细胞。
3、润肠通便
4、对消化系统影响
5、美容:《食疗本草》上说明杏仁去皮后,捣烂调鸡蛋清,外搽面部,可以治疗「面黑不净」、「面上黚疮」(即黑斑)。《本草纲目》上认为杏仁能「去头面诸风气皻疮」。滋润肌肤可用甜杏仁,「去头面诸风」则可用苦杏仁。《太平圣惠方》中变白方,用云母粉一两,杏仁一两,细研过,以黄牛乳拌蒸,可治霉霉斑点,兼去瘢痕。其中的云母粉,是古代养生家服食驻颜的要药,它能「坚肌续绝」、「悦泽不老」。另外,《食疗本草》认为杏仁善于「杀虫治风」,即防龋齿及止痛,故古代许多美齿方中都会使用杏仁。
6、其他作用
A:苦杏仁苷可特异性地抑制阿脲所致血糖升高,作用强度与血液中苦杏仁苷浓度有关。
B:苦杏仁苷还具有抗凝血作用。
C: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证实,苦杏仁苷有镇痛作用且无耐受性;
D:苦杏仁苷15mg·只-1,35 mg·只-1给小鼠肌注,可明显促进有丝分裂原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
E:苦杏仁苷有明显提高脑缺血状态下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F:苦杏仁苷在最佳浓度范围和作用时间内能提高人肾成纤维细胞(KFB)分泌的I型胶原酶活性的作用,抑制人肾KFB增值和I型胶原的表达,促使人肾KFB凋亡。
G:用ELISA方法监测表明,苦杏仁苷与冬虫夏草具有明显提高大鼠纤维肝肝细胞合成分泌白蛋白的作用。
H:苦杏仁苷对其吞噬功能及rDNA的活化均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7、毒性:
苦杏仁含有大量的苦杏仁氰甙,误食过量有生命危险。生苦杏仁中毒量:成人生食40~60粒,小儿生食10~20粒,致死量约为60克。
汤剂炮制方法:
取净杏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略带焦斑,有香气时取出放凉。同时捣碎。
服用方法:
每日吃7粒左右(可生食),成人每日最多不超过10粒,(先嚼3粒葡萄干,再吃一粒苦杏仁,然后再嚼3粒葡萄干,这样可遮掩其苦性)
过量急救:
崔吐(1)高压氧疗法的弥散能力。可以迅速纠正机体组织的缺氧状况。(2)苦杏仁中毒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危险性大,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升压时即应开始戴面罩吸纯氧。(3)氰化物中毒的治疗,最好与临床综合治疗紧密结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毒预防:
不食用未经处理的果仁。将果仁去皮去尖,热水浸泡一天,不加盖煮熟,使氢氰酸挥发后方可食用。
中毒氰化物 (二)
答英文名称为cyanide,其中氰化钾(potassium cyanide)在柯南等作品中频繁出现,作为毒药的代表。 氰化物中毒的原理在于,人体依赖于食物获取能量,通过线粒体分解有机物的碳键和氢键释放能量。然而,氰根的强烈配位能力会占据呼吸链末端的氧气结合位点,阻止氧气转化为水,导致细胞无法正常呼吸,引发'氧中毒',最终心脏因缺氧衰竭。
氰化物是一类剧毒物质,分为有机氰化物和无机氰化物,如氰化钾、氰化钠和氰化钙。有机氰化物,如丙烯腈,尤其危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氰甙中,如苦杏仁中的含量高达45%。 中毒往往源于工业用途广泛,如电镀业。摄入氰化物,无论是误食处理不当的苦杏仁还是吸入高浓度的氰化氢,都可能导致快速死亡。不同剂量的氰化物会引起不同症状和致死量,如口腔麻木、呼吸困难、惊厥直至昏迷和心脏骤停。
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包括洗胃、撤离现场、使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等。毒物进入体内后,尸检可见血红蛋白的改变,尸体各部位有窒息症状,如消化道充血、脏器水肿等。在抢救过程中,时间至关重要,必须迅速采取解毒措施并送医。 值得注意的是,氰化物与氰酸物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氰化物的化学式是-CN,而氰酸物则是-OCN,两者性质和用途有显著差异。
扩展资料
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为中毒。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多呈剂量-效应关系;中毒按其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和慢性中毒。一次接触大量毒物所致的中毒,为急性中毒;多次或长期接触少量毒物,经一定潜伏期而发生的中毒,称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亚急性中毒。有时也难以划分。另外,还有韩国同名电影《中毒》。
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如何解救急性氰化物中毒? (三)
答对于急性氰化物中毒的紧急抢救,关键在于迅速应用解毒剂。以下是针对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 口服中毒: 使用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洗胃,并通过刺激咽后壁促使呕吐,加速排毒。
吸入中毒: 立即撤离危险环境,移至空气清新处休息,并使用亚硝酸异戊酯(1-2支)。将其击碎后,置于中毒者口鼻前,每2分钟吸入一次,连续5-6次。
对症抢救: 如有循环或呼吸衰竭,提供强心剂、升压药和呼吸兴奋剂,并确保吸氧。皮肤烧伤者则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随后用硫化铵溶液洗涤。
送医治疗: 完成现场急救后,务必尽快送往医院,避免延误治疗。 对于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其机制是通过亚硝酸盐促使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结合氰基,形成可解离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随后,硫代硫酸钠将氰离子转化为低毒的硫氰酸盐,通过排泄清除。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亚硝酸异戊酯:成人每次1-2支,儿童减半,以清洁布包裹吸入,每15-30秒一次,总量不超过3支。之后5分钟可重复。
亚硝酸钠:成人静注10-15ml,每分钟2-3ml,儿童剂量为6-10mg/kg。注意,这两种药物可能降低血压,对循环障碍者需谨慎使用。
硫代硫酸钠:成人或儿童剂量根据体重给予,一般20-50ml,必要时可重复。轻度中毒者可能仅需此药。 总的来说,这些措施旨在快速中和氰化物,同时关注患者的临床状况,确保有效解毒和后续医疗支持。
扩展资料
氰是一种无色带苦杏仁味的剧毒气体,其毒性与HCN相似。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0ppm。氰为直线型分子,碳氮三键的键长为115pm,碳碳单键的键长为138pm。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故称为拟卤素。化学活性位于氯之后溴之前。
食物中毒吃什么好 (四)
答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
盛夏时节,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在家中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泄、腹痛等食物中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
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二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二十克,加开水二百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一百克,捣碎取汁用二百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二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三十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二十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十五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一百毫升,加水二百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三十克、生甘草十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它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病人的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控制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预防,搞好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吃了5个苦杏仁,能中毒吗??,赣律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