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公报案例:工伤认定中异地工作职工如何判断“上下班途中” (一)

最高法公报案例:工伤认定中异地工作职工如何判断“上下班途中”

优质回答裁判要旨:职工在法定节假日或约定休息日期间,为上下班跨越城际往返于家庭住所地与工作地之间的合理路线,应被认定为“上下班途中”。

案例概述:本案中,职工王志国的家庭住所地与工作地相距200余公里。在清明节法定节假日或约定休息日期间,王志国为上下班在合理时间内跨越城际往返于两地的合理路线,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上下班途中”。因此,法院支持了王志国关于工伤认定的主张,撤销了被告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及行政复议决定书,并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案例分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予以支持。

法院认为,职工王志国的行程和时间符合上班途中“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要求,因此,在该行程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应被认定为工伤。被告万州区人社局和市人社局的决定适用法律错误,法院予以撤销,并责令重新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案例启示:此案例强调了异地工作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遇到的特殊情况,法院的判决体现了对异地工作职工权益的保护,有助于促进公平合理的工伤认定标准,确保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受伤时,能够得到应有的工伤赔偿和保障。

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是否算工伤 (二)

优质回答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是否算工伤,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法律明确规定,工伤认定需考虑事故的性质、责任归属及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指出,若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则应被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交通事故责任并非由员工完全承担的情况下,上下班途中的伤害才可能被纳入工伤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工伤认定条件包含多个方面,除了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还包括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内的伤害、因工作原因遭受的暴力伤害、职业病、因公外出期间的伤害、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综上所述,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是否算工伤,需综合考虑事故责任、与工作的关联性、以及是否符合工伤认定的具体条件。具体案例中,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在上下班途中自己摔伤算不算工伤 (三)

优质回答在上下班途中,如果员工因自身原因不慎摔伤,且该事故并非由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等引发,那么这种摔伤通常不会被认定为工伤。工伤的认定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工伤的定义与范围

工伤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其认定范围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等多种情形。其中,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伤害也被纳入工伤认定范围,但前提是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

上下班途中摔伤的非工伤性质

在上下班途中,员工自己摔伤的情况通常不被认定为工伤。这是因为工伤认定需要满足一定的因果关系,即事故伤害必须与工作有直接关联。而上下班途中虽然与工作有一定联系,但员工在此过程中的行为并非直接从事生产劳动或工作,且摔伤往往是由于自身原因(如不慎摔倒、注意力不集中等)导致的。因此,这种摔伤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

工伤认定的特殊要求

对于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伤害,要认定为工伤,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事故发生在上下班途中;二是事故伤害是由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等引发的。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被认定为工伤。而员工自己摔伤的情况显然不符合第二个条件。

在实际案例中,员工在上下班途中自己摔伤后,往往难以获得工伤认定和相应的工伤待遇。这不仅给受伤员工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和身心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纠纷和争议。因此,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评析内容简介 (四)

优质回答《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评析》是一部详尽的研究著作,它收录了近150年来全球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的各类重要事故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毒气泄露、纵火、列车碰撞、脱轨、电力故障、踩踏以及乘客意外坠落等事件。其中,24个精选的典型事故案例被深度剖析,以揭示事故的起因、过程和应对措施。

书中详细记录了每个事故的始末,从事故的发生经过到救援和处置的各个环节,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的理解。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作者精心总结了事故处理中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以及从中得出的深刻启示,这些都是交通运输管理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宝贵参考资料。

这部作品不仅对轨道交通行业的专业人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对于关注公共安全和社会责任的公众来说,提供了一次深入理解城市轨道交通风险和安全管理的窗口。通过学习这些案例,相关机构和从业人员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信关于城市轨道投毒事件及原因和分析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赣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