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王老吉自己搞山寨,让山寨的无路可走,王老吉做了什么?
- 2、王老吉商标之争
- 3、加多宝跟王老吉有什么区别
- 4、究竟谁是凉茶第一?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王老吉”商标法律纠纷案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王老吉自己搞山寨,让山寨的无路可走,王老吉做了什么? (一)

答在王老吉官方商场了解到,王老吉新出了“百家姓”版本,包括李老吉、周老吉、陈老吉、朱老吉、叶老吉等等。王老吉关联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已经申请了多个“老吉”系列商标,包括毛老吉、丁老吉、赵老吉、李老吉、苏老吉、白老吉等100个商标,这些商标申请并非都是30类凉茶商品,还有32类啤酒、茶味非酒精饮料、果汁等商品中。在2021年10月,除少部分无效或被驳回,上述近百枚姓氏“老吉”商标完成注册。
商标防御体系的建立众所周知,商标代表了企业的商品形象,更是一种无形资产,被山寨商标侵权也一直是众多企业较为头疼的问题。因此越是规模庞大的企业,对于商标防御系统的建立越是迫切。很多企业为了防止别人恶意抢注相同、近似商标,提前布局商标防御体系,预防“山寨”商标对品牌的侵害。
今年王老吉推出了“王老吉姓氏罐”,消费者可以定制产品,定制专属的“王老吉”凉茶罐,除了产品上的王字改变之外,其他规格设计和包装完全相同。王老吉从姓氏上入手,变身为“赵老吉”“钱老吉”“孙老吉”“李老吉”等诸多不同的样式,可谓趣味十足,一经推出便出圈。
王老吉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关于王老吉申请100个商标这一事件,消费者们众说纷纭,有说王老吉是在向对手霸气宣战、有说是在提前找退路、还有说这只是王老吉的日常“迷惑操作”而已不足为奇。但是,关于这100个姓氏商标,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是很多大型企业都普遍会采取的一种防御措施,防止商标被侵权。将与自己的商标文字相似或含义相近的其他商标也一并注册,防止其他不法分子和企业进行山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让仿冒者无路可走王老吉作为最早在药品、医用类商品中注册的品牌,此次采用‘百家姓+老吉’注册32类商标,一方面是王老吉为了摆脱药用饮料的产品定位,扩大消费人群,因为消费者会认为,毕竟我没病,为什么要喝药呢?而从药茶完美变成饮料,更方便打开了市场。此外,王老吉申请‘姓氏罐’商标,也不排除是商业经营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王老吉此举,从商标角度,也是建立自己的防御商标护城河。
打击仿品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走仿冒者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由于山寨品牌泛滥,正牌商家防不胜防,于是被逼无奈,这些正牌商家只能抢先注册一批商标,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家商标不被侵犯,而且,从大众消费角度来看,还可以极大化的避免消费者们一不小心被骗买到假货,这也是对他们权益的一种保护。
王老吉商标之争 (二)
答中国商标第一案——广药与鸿道集团关于王老吉商标的纠纷,终于在2012年5月11日落下帷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定,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意味着自2010年5月至今市面上所售的红罐王老吉,均属于侵权产品,广药集团有权追索损失。 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关系始于2000年签署的主商标合同,时限至2010年。随后在2002年11月和2003年6月分别签署补充协议,时限延长至2013年和2020年。然而,期间广药集团原老总李益民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的款项,导致两公司关系恶化。2011年4月,广药递交“王老吉商标”仲裁申请,12月进入仲裁程序,最终在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胜诉,赢得王老吉商标。
然而,加多宝集团不服仲裁裁决,于5月17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撤销裁决的申请。广药集团则立刻回应称加多宝此举是“对法律的无知”,并准备对加多宝的侵权非法所得提出索赔75亿元。外资巨头雀巢的介入,以及加多宝母公司行贿案的中止,使王老吉商标归属问题更加复杂。 2013年1月13日,广药集团拟申请直销资质,为王老吉渠道铺路。然而,5月27日加多宝集团发表声明,对仲裁裁决提出质疑。广药集团回应称加多宝此举为“对法律的无知”,并准备对加多宝提出索赔75亿元。外资巨头雀巢的介入,以及加多宝母公司行贿案的中止,使王老吉商标归属问题更加复杂。
加多宝集团的撤销仲裁裁决申请被驳回后,王老吉商标争夺案终于在7月16日画上句号。然而,王老吉纠纷案的火势并未完全平息,新的仲裁结果可能会被拖至明年四月。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倪依东表示,广药集团将积极应对新仲裁,还将对加多宝提的《商标许可协议》的真实性进行司法鉴定。郑名伟律师认为,新仲裁结果可能会被拖至明年4月。 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关于王老吉商标的纷争在13日收到北京第一中院的裁定书后,终被驳回鸿道(集团)提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裁定书驳回鸿道(集团)的申请,认为仲裁裁决合理合法。至此,王老吉商标纠纷案画上了句号。
然而,加多宝起诉广药“红罐”包装侵权案仍在进行中,8月7日广药集团收到新的仲裁通知。对此,广药集团表示将积极应对新仲裁,并对加多宝提供的《商标许可协议》的真实性进行司法鉴定。郑名伟律师认为,新仲裁结果可能会被拖至明年4月。 广州药业晚间发布公告称,广州药业控股股东广药集团已收到北京第一中院的裁定书,裁定书驳回了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提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本裁定为终审裁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定,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并要求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扩展资料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王老吉药厂,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 1828 年始创。当时他在广州十三行靖远街开设凉茶铺,经营水碗凉茶。凉茶铺附近都是些码头搬运工、黄包车夫以及来往客商,人们但凡头痛身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口舌臭苦时,喝上一碗凉茶均能药到病除,王老吉便声名远播,凉茶铺经常门庭若市,一些远道闻名而来的病人,要求将王老吉制成方便携带的成药,王吉便以前店后厂的形式生产纸包装的王老吉凉茶出售,这就是最早的王老吉药厂。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至王老吉第三代子孙分别在香港和澳门设立分店,并在香港注册。
加多宝跟王老吉有什么区别 (三)
答加多宝跟王老吉主要有以下区别:
品牌历史
加多宝: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装凉茶,1996年首创并推出第一罐罐装凉茶,最初与广药集团合作,使用“王老吉”商标。后来因商标纠纷,2012年推出自有品牌加多宝凉茶。
王老吉:历史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1949年后一段时间内发展受限,1992年又正式投产。2012年在与加多宝的商标争夺中获胜,重新获得“王老吉”商标使用权。
配方成分
加多宝:其凉茶依据传统配方,采用上等本草材料配制,秉承传统的蒸煮工艺,经由现代科技提取本草精华、调配而成,内含菊花、甘草、仙草、金银花等具有预防上火作用的本草植物。
王老吉:配方也是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包括仙草、金银花、菊花、夏枯草、鸡蛋花等,同样具有清凉解暑、预防上火的功效。
口感风味
加多宝:口感相对较为浓郁醇厚,味道偏甜一些,草药味相对明显,回味略带苦涩。
王老吉:口感相对清淡一些,甜味和草药味的平衡较好,没有加多宝那么甜腻,也有一定的回甘。
包装设计
加多宝:以红色罐装为主,包装设计简洁大方,突出品牌名称和产品特点,如“怕上火喝加多宝”的广告语十分醒目。
王老吉:包装颜色较为鲜艳,有红罐和绿盒等不同包装形式,红罐包装与加多宝的红罐有一定相似性,曾引发过争议。
市场定位
加多宝:强调“正宗”凉茶的定位,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将自己打造成凉茶市场的领导品牌之一,目标消费群体较为广泛,尤其注重年轻消费者和经常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的人群。
王老吉:作为历史悠久的凉茶品牌,更注重传承和文化底蕴,强调自身的传统工艺和独特配方,市场定位偏向于注重健康、追求品质的消费者。
综上所述,加多宝和王老吉在品牌历史、配方成分、口感风味以及包装设计和市场定位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各有特色,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凉茶品牌。
究竟谁是凉茶第一?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王老吉”商标法律纠纷案 (四)
答在中国凉茶市场,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竞争一直备受瞩目。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法律纠纷案,始于1990年代,至今仍未完全结束。1995年,加多宝的创始人陈鸿道凭借香港王氏的王老吉配方,在广州药业集团的许可下,推出了红罐加多宝。然而,商标权的归属问题始终是争议焦点。
2010年,广药集团宣布与陈鸿道的合作协议无效,加多宝被迫改用“加多宝”商标。2012年,仲裁委员会裁决加多宝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加多宝的市场策略转向了全面宣传其品牌。广告语之争在2014年升级,王老吉指控加多宝虚假宣传,声称其销量荣誉有误。外观包装上,加多宝曾因红罐设计与王老吉相似而引发诉讼,最终被判赔偿并更换包装。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判定,由于双方对王老吉凉茶的包装装潢权益都有贡献,因此商标权益不应完全归属一方。这场商标保卫战以双方共享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益告终,但并未彻底解决两家公司的竞争关系。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哪一方,可能更多取决于个人喜好和品牌认知。
相信关于王老吉商标纠纷案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赣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