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专利;过期专利证书展示属于虚假宣传行为吗

### 过期专利证书展示:探究其是否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专利权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直备受关注。然而,随着专利保护期限的届满,一些企业面对过期专利的处理方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特别是,关于过期专利证书展示是否属于虚假宣传行为,已成为市场监管领域的一大焦点。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探讨过期专利证书展示的法律性质及其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过期专利的法律性质
专利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其本质在于保护发明创造者的技术成果在一定期限内不受他人非法使用。根据《专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自申请日起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自申请日起10年。一旦专利保护期限届满,该专利即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该专利技术,无需获得原专利权人的许可。此时,原专利权人丧失对该专利技术的独占权,也无法再禁止他人实施该专利技术,更无需支付专利使用费。过期专利证书展示的法律分析
在商业活动中,一些企业可能会在产品包装、广告或宣传资料中展示专利证书,以增强产品的可信度和市场竞争力。然而,当专利证书所代表的专利权已经过期时,这种展示行为就可能涉及虚假宣传。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未取得专利权的,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禁止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撤销、无效的专利做广告。”因此,企业在专利权保护期届满后继续展示专利证书,即使没有直接谎称取得专利权,也可能误导消费者认为该产品仍然受到专利保护,从而构成虚假宣传。虚假宣传的认定与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虚假宣传行为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同时,对于造成消费者损害的,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判定虚假宣传行为时,监管部门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双方是否存在市场竞争关系;侵权方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侵权方在宣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虚假的成分以及是否损害了消费者或竞争者的权益。对于过期专利证书展示行为而言,如果企业明知专利已过期仍继续展示,且该行为足以误导公众并损害消费者或竞争者的权益,那么这种行为就很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宣传。实际案例分析
以永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某灯饰电器店假冒专利案为例,该店在销售集成式燃气灶时展示了已经终止失效的专利证书。经调查核实后,监管部门认定该行为构成假冒专利行为,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进行了行政处罚。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过期专利证书展示行为的违法性和监管部门的严厉态度。综上所述,过期专利证书展示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构成虚假宣传,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专利证书的时效性问题,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后及时停止展示相关专利证书,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过期专利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赣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