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违法的最新司法解释

高利贷违法的最新司法解释

### 高利贷违法的最新司法解释解析

一、高利贷的法律界定

高利贷定义

高利贷是一种非法的金融活动,指的是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在进行贷款交易时,贷款人收取的利息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法定利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利率规定

自2018年8月19日以来,民间借贷利率超过一年期LPR4倍,金融借贷年利率超过24%的行为属于高利贷。此外,2020年8月19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进一步明确,民间借贷利率超过4倍LPR标准的即为高利贷。

二、高利贷的刑事责任

非法经营罪

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此处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这一司法解释的出台,为打击高利贷犯罪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其他相关罪名

除了非法经营罪,高利贷还可能触犯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骗取贷款罪则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三、高利贷的社会危害及法律规制

社会危害

高利贷的存在不仅违反了国家金融法规,还扭曲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同时,高利贷往往伴随着暴力催收,对借款人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此外,高利贷的高额利息往往导致借款人陷入债务陷阱,无法自拔。

法律规制

为有效遏制高利贷的蔓延,国家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高利贷的界定标准,并加大对高利贷行为的打击力度。执法机关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高利贷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避免陷入高利贷的陷阱。

四、全文总结

高利贷作为一种违法行为,不仅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还对社会稳定和公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当前,我国已通过最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高利贷的法律界定和刑事责任,为打击高利贷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法律规制和执法力度,同时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赣律网关于高利贷违法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