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人为投标人看标书算合法吗 (一)

招标人为投标人看标书算合法吗

优质回答在招标活动中,招标人对投标人看标书这一行为的合法性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若因泄漏标书信息对某个或多个投标人造成重大影响,这将涉嫌违法。评标委员会、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均负有对投标人投标文件保密的义务。一旦发生信息泄漏,至少可判定为违规行为,相关方应依法承担相应的处罚。

其次,法律依据为《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该办法对招标投标活动的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记录和公告,适用范围包括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以及评标委员会成员。其中,违法行为记录指的是行政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过程中,对违法行为所做出的行政处理决定的记载。

综上所述,招标人对投标人的标书进行查看是否合法,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对投标人的重大影响。若无重大影响,且遵守保密规定,这一行为一般可视为合法。反之,若导致投标人的利益受损,则需要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确保招标活动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度,以维护所有参与方的合法权益。

对投标人串通投标的行为如何处罚 (二)

优质回答串通招标投标,是指招标者与投标者之间或者投标者与投标者之间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者利益的行为。

网友咨询:

对投标人串通投标的行为如何处罚?

律师解答: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律师补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一)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二)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三)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者中标;

(四)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

(五)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一)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二)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三)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

(四)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

(五)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六)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一)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

(二)招标人直接或者间接向投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

(三)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

(四)招标人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

(五)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中标提供方便;

(六)招标人与投标人为谋求特定投标人中标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第五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投标过程中,没有合同违约,泄露客户商业秘密等时间声明书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赣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