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成功案例】再谈虚假诉讼罪立案——伪造借条的民间借贷案
- 2、民间借贷纠纷大额的案例
- 3、案例:女子生下双胞胎公婆出资120万换房,赠与还是借款如何认定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成功案例】再谈虚假诉讼罪立案——伪造借条的民间借贷案 (一)

优质回答成功案例:再谈虚假诉讼罪立案——伪造借条的民间借贷案
该成功案例的关键点如下:
案情概述:
A公司股东陈某通过伪造借条,虚构与他人的借款关系,企图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中获取不当利益。陈某使用精心构造的伪造证据链,试图将原本的股权转让款伪装成借款。
关键证据收集:
法庭答辩策略:
明确答辩观点:指出不存在真实的借款合意,转账备注并非借款性质,且陈某作为公司内部人员不可能对虚构的借款不知情。质疑借条真实性:基于证据链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对借条的真实性提出强烈质疑,认为其系伪造。主张刑事犯罪:明确提出陈某的行为涉嫌虚假诉讼,可能触犯刑事犯罪,应由公安机关进行深入调查。
与司法机关的配合:
初期困难:尽管向公安机关提出了控告,但初期遭遇了立案难的问题。有效沟通:通过与法官的紧密沟通,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审理,并推动案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证据的全面性分析:强调证据的全面收集和分析对于揭露虚假诉讼的重要性。
法律适用与策略运用:
区分虚假诉讼类型:在法律适用上,明确区分了“无中生有型”和“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为案件定性提供了有力依据。灵活运用策略:在民事诉讼中灵活运用策略,如提出反诉、申请鉴定等,以期揭露并打击虚假诉讼行为。
综上所述,该成功案例通过细致的证据收集、明确的法律适用以及与司法机关的紧密配合,成功揭露并打击了虚假诉讼行为,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间借贷纠纷大额的案例 (二)
优质回答大额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例挺多的,我举几个典型的吧。
去年有个浙江的案子,一个老板借了朋友3000万做生意,结果生意黄了还不上。借条写得很清楚,利息也合法,但借款人跑路了。最后法院判了连本带利还3500万,还查封了借款人的房产和豪车。这种案子关键看借条是否规范,转账记录是否完整。
还有个更夸张的,山东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借了民间资金2个亿,用30套房子做抵押。后来房价跌了,资不抵债。这个案子闹了三年多,最后调解结案,债权人只能拿回60%本金。这种大额借贷风险真的很大,很多都是血本无归。
现在法院对大额民间借贷查得很严,超过100万的都要查资金来源。去年新出的司法解释还说,如果发现是职业放贷人,利息都不保护。所以借钱给别人一定要谨慎,最好找律师把关合同。
案例:女子生下双胞胎公婆出资120万换房,赠与还是借款如何认定 (三)
优质回答在该案例中,法院认定公婆出资的120万为赠与,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规定,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明,视为对夫妻二人的共同赠与。此案例中,公婆转账时未明确是借款。借贷合意方面:民间借贷需具备借贷合意和款项交付。公婆提供的借条仅小陈一人签字,小陈与公婆关系特殊,单方签字借条证明力弱。小倩称对借条不知情,无法证明她有借贷合意。重大决定因素:借条落款时小陈与小倩关系好,借款120万属重大决定,应夫妻共同决定。虽小陈称征得了小倩同意,但未提供证据,小倩也否认知情。行为合理性:债权人让债务人出具借条是为明确法律关系,公婆只让小陈签字,未让小倩签字,有违常理。此外,法官指出判断出资性质可从几方面考量:一是看父母出资时有无明确约定;二是对于借条,共同签名则有借贷合意,单方出具的需考察形成时间、金额、用途等;三是要平衡父母与子女及其配偶的利益。最终,法院认定该120万为赠与,小倩不承担还款责任,小陈自愿归还则由其个人偿还。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民间借贷案例的信息了解不少了,赣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