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网络空间本应成为信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净土,然而,有时却成了某些人肆意谩骂、进行人身攻击的温床。当个人遭受无端指责与侮辱,情感与尊严受到严重伤害时,法律为我们提供了维权的途径。面对网上的人身攻击行为,受害者完全有权提起诉讼,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谩骂人身攻击,是否可以起诉 (一)

贡献者回答遭受谩骂与人身攻击时,有权采取法律行动,要求对方停止侵害并承担相应责任。法律允许起诉,寻求法律保护,以维护自身权益。针对此情形,法律依据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根据此法律条文,若行为人实施写恐吓信、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行为,将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将面临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更严厉惩罚。此法律条款旨在保护公民免受人身攻击与谩骂的侵害,维护社会和谐与公民尊严。
我想问问微博人身攻击能起诉吗 (二)
贡献者回答微博人身攻击是可以起诉的。具体来说:
名誉权受损可起诉:如果对方在微博上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破坏你的名誉,你可以以对方侵害你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赔偿与道歉:在起诉时,你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行为,恢复你的名誉,消除不良影响,并赔礼道歉。
情节严重的可提起刑事自诉:如果对方的攻击行为情节严重,例如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你,或造成你人格、名誉严重损害,或造成恶劣影响等,你可以以诽谤罪或侮辱罪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通则》第101条和《侵权责任法》第36条的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人身攻击能不能起诉 (三)
贡献者回答法律主观:
在网上遭到人身攻击的,起诉的方式为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的人数提出相应份数的副本。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的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网上人身攻击怎么起诉 (四)
贡献者回答一、网上人身攻击怎么起诉
1、网上人身攻击可以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诉一般用书面的形式,即应当制作并向法院呈递刑事自诉状。但是,自诉人书写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网络暴力起诉流程是什么
1、首先需要确认实施网络暴力的行为人是谁,也即确认被告是谁,如果是个人,那么需要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如果是单位,那么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
2、其次要写民事诉讼状,说明事实与理由,以及要对方赔偿损失的依据;
3、准备就绪后,就向法院立案庭提交诉讼状和证据,如果受理了会给案件原告交费通知书,原告再持交费通知书去缴纳诉讼费用;缴纳费用后,算是案件已经正式受理了,法院会安排日期,并给传票;
4、到了开庭时间,应准时到庭,否则会认为主动放弃诉讼,作为撤诉处理。法官的书记员会核实双方的身份,然后进入庭审阶段;
5、开庭审理阶段,法官会先问要不要法官回避,如果确认法官与被告是亲戚或者其它亲密关系,那么就说要回避,否则就说不需要;
6、在法官最后判决之前,可以申请撤诉。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允许原告撤诉,原告可持裁决书向审判法官申请退还一半的诉讼费用;
7、拿到判决书后,如果认为判决不公平,那么就要在拿到判决书之日起规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
8、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案件原告不上诉,对方也不上诉,但对方又不愿意爽快赔偿损失给自己,此时就需要向法院执行庭申请执行。
相信关于人身攻击起诉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赣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