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盗窃的定罪标准,在我国法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当同一行为主体在两年内实施盗窃行为累计达到三次及以上时,即便每次盗窃的金额并不大,未达到特定的立案标准,也依然构成盗窃罪。这一规定旨在严厉打击那些具有盗窃习性、主观恶性较大的犯罪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安全。在定罪过程中,司法部门会综合考虑盗窃的次数、金额以及其他相关情节,以确保判决的公正与准确。
- 1、多次盗窃怎么定罪
- 2、偷别人1500元会被拘留多少天
- 3、盗窃罪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才能定罪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多次盗窃怎么定罪 (一)

优质回答1、必须是在两年内实施三次的盗窃行为。
在刑法理论上,多次实施盗窃行为属连续犯,应以盗窃罪一罪累计其犯罪数额,若达到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多次盗窃”也属于连续犯,在盗窃数额认定方面当然一致,但并不以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为唯一定罪标准。换言之,如果行为人在两年内实施了三次的盗窃行为,虽然盗窃数额未达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也应当作盗窃罪处理。因为立法者将“多次盗窃”入罪,正是出于打击“多次盗窃”行为人盗窃习性这一人身危险性的需要。因此,如果行为人在两年内实施的盗窃行为未达三次,应从司法上认定其还没有形成盗窃习性,其人身危险性还不足以刑罚予以打击。但是如果其累计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应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多次盗窃”构罪不需要达到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
盗窃罪作为结果犯,以数额较大为认定其是否成立犯罪的标准。在刑法的立法沿革中,一直是将数额较大作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因而也称盗窃罪为数额犯。但是实践中存在例外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
(四)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五)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六)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七)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八)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二年内盗窃三次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
偷别人1500元会被拘留多少天 (二)
优质回答偷别人1500元,一般会被拘留十五天到三十天。
盗窃1500元的判决因情况不同可以出现以下结果:
1、在经济发达地区构不成犯罪,会受到治安处罚;
2、即使构成犯罪的,最低还可以管制、单处罚金不坐牢;
3、因各省市对盗窃罪立案量刑标准不同,请再查询犯罪地标准参考。
盗窃公私财物达1000元到3000元的,通常都会构成盗窃罪。多次盗窃,应为二年内盗窃三次的,不管金额大小,即构成盗窃罪。对于入户盗窃,不论次数,不论盗窃价值的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通常随身携带管制刀具、枪支等凶器盗窃的,一般都会被认定犯盗窃罪。
若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盗窃罪的金额可减半:
1、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2、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3、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
4、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5、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6、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7、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8、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窃罪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才能定罪 (三)
优质回答盗窃罪定罪所需的证据可以是多种类型的,包括但不限于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关键在于这些证据能否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相互印证盗窃事实。具体来说:
物证:如被盗物品本身、作案工具等,这些是直接证明盗窃行为的实物证据。
书证:如监控视频截图、销售记录、被盗物品的购买凭证等,这些可以作为辅助证据,证明物品的失窃情况以及可能的嫌疑人。
证人证言:目击者、知情人等的陈述,可以描述盗窃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以及嫌疑人的特征等,对定罪起到关键作用。
被害人陈述:被害人关于被盗物品的描述、失窃时间地点等信息,对于确认盗窃事实和嫌疑人身份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虽然供述是定罪的重要证据之一,但并非必要条件。即使犯罪嫌疑人保持沉默或提出辩解,只要其他证据足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仍可进行定罪。
鉴定意见:如指纹鉴定、DNA鉴定等,这些专业鉴定结果可以作为科学证据,增强其他证据的说服力。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这些笔录记录了侦查人员对现场、物品、嫌疑人的检查、辨认和实验过程,对于还原案件事实、确认嫌疑人身份具有重要作用。
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如监控视频、手机通话记录、短信记录等,这些可以作为电子证据,证明盗窃行为的发生以及嫌疑人的活动轨迹等。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在盗窃罪的侦查和审判过程中,司法机关会综合运用各种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保定罪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赣律网关于犯罪结果发生地盗窃罪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