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发病数量最多的十大丙类传染病 中国十大丙类传染病排名 (一)

贡献者回答2021年度,全国共报告11种丙类传染病总计350.6万例,死亡19人。在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量排名前五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它们的发病总数占所有丙类传染病的99.9%。其中,手足口病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死亡人数较多,占丙类传染病总死亡人数的94.7%。

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全国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十个疾病分别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包虫病、斑疹伤寒、风疹、黑热病、麻风病。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最高,达到了1354548例。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多发于学龄前儿童,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及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该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流行性感冒则由流感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和接触。

流行性腮腺炎则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症状为腮腺肿大,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喉咙痛等症状。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由肠道病毒70型引起,主要症状包括结膜充血、眼睑红肿、流泪等。该病可通过接触污染的物品或水传播。

包虫病主要由棘球蚴引起,多见于牧区,通过摄入受感染的动物肉或污染的食物传播。

斑疹伤寒则由立克次体引起,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风疹则由风疹病毒引起,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

黑热病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

麻风病则由麻风杆菌引起,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病变和神经损害,传播途径包括接触和飞沫。

引起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有哪些 (二)

贡献者回答(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

(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叫病毒性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性腹泻是指由真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4)会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他们是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有何症状? (三)

贡献者回答近日,广东疾控发布提醒:我省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感染暴发高峰期,各类学校开学后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可能性高。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 (Norovirus, NoV)又称诺瓦克病毒,属杯状病毒科,是一种肠道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属于除霍乱、痢疾和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特点

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耐受力强、变异快、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

易感人群

全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老年人、免疫缺陷者及器官移植患者等。极易在社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流行。

生存环境

诺如病毒环境抵抗力强。诺如病毒在 0~60 ℃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存活,可在物体表面存活 2 周,在水中存活 2 个月。酒精和免洗手消/毒液没有灭活效果,‼️但使用较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可灭活诺如病毒。

传播途径

一起暴发的情况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

症状表现

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可导致急性肠胃炎,一般在摄入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一般来说有主要临床表现为:

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部痛痛、畏寒等;可伴有发烧、头疼、肌肉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

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病程为2-3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感染后怎么办?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疫苗,出现呕吐、腹泻主要是靠对症治疗或支持疗法。

1、日常护理

多吃新鲜、易消化、含钙高的食品,多喝水,少吃高脂肪食品,少吃冷食,同时注意保暖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信息了解不少了,赣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